薛 松 1965
薛松于1965年出生于中国安徽,为中国当代波普艺术主要代表之一。
薛松最初的艺术实验始于1980年代。当时中国现代艺术运动如火如荼,波普艺术 (Pop Art)等挑战传统美学的思想亦随中国改革开放启发不少中国艺术家。那时薛松开始尝试创造新的艺术概念,一直努力寻找个人艺术的独特性。 「我想突破中国传统,并超越西方现代主义,说来容易,想要做到可就非常困难。」
1990年,在画室一场火灾意外令薛松失去了所有,但却成为了他绘画生涯转变的契机。在灰烬中,薛松发现了新的创作手法,他把烧焦的作品残骸、书刊杂志碎片以拼贴形式重组成新的作品,产生新的意义。从此,「燃烧」和「拼贴」成为薛松独一无二的艺术语言,并由此创作了关于社会、政治、传统、人文、时尚、审美等不同议题的作品。
薛松曾于上海美术馆、西安美术馆、新加坡 MOCA 当代美术馆、日本上野森美术馆等举行个展。作品获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德国波恩现代艺术博物馆、瑞士尤伦斯艺术基金会、瑞士乌利·希克收藏、比尔盖兹艺术基金会、法国卡地亚艺术基金会、可口可乐公司亚太总部、摩根大通银行亚太总部、瑞联银行(UBS)等国际重要收藏家收藏。
-
Free Flying 自由飛翔
-
The Divine Horse 《神馬》, 2005
-
Impressionist Calligraphy 《書法印象》, 2006
-
Symbols Series 有符號的山水, 2006
-
Abstract Calligraphy (抽象書法), 2006
-
Rising Sun 旭日東升, 2007
-
Lenin《列寧》, 2007
-
Mah-jong (麻將), 2007
-
Landscape《山水》, 2007
-
Bright Future《奔前程》, 2008
-
Walking in the Cloud 雲中漫步, 2009
-
Dashing《飛奔》, 2009
-
A Portrait of Lake and Mountain《湖光山色》, 2009
-
Angels of Love《愛的天使》, 2009
-
Fishing Boats at Nightfall, 2010
-
Construction I《構成之一》, 2010
-
Construction II《構成之二》, 2010
-
Landscape of Tranquility, 2011
-
A Portrait of Pine and Rock《松石圖》, 2011
-
Landscapes with a Small Pavilion 《小亭山水人家》, 2011
-
From Jieziyuan Painting Collection to Mark Rothko No.8 羅斯科上的芥子園之八, 2012
-
From Jieziyuan Painting Collection to Mark Rothko No.3 羅斯科上的芥子園之三, 2012
-
Mountain Beauty 群峰競秀, 2012
-
A Dialogue with the Master No. 3 - Malevich 與大師對話之三 - 馬列維奇, 2013
-
A Dialogue with the Master No. 8 - Damien Hirst 與大師對話之八 - 達明安.赫斯特, 2013
-
Meta - Calligraphy 文字遊戲, 2013
-
Dialogue Series No.3 (對話系列 No.3, 2013
-
Landscape Cola《山水 - 可樂》, 2014
-
Bright Future (2) 《奔前程 (2)》, 2014
-
Two Horses《雙馬》, 2018
-
Brushstrokes《筆觸》, 2020
-
The Way of Nature Series No.7《法自然系列 - No. 7》, 2020
-
Foam No.1《泡沫 - No. 1》, 2020
-
Foam No. 2《泡沫 - No. 2》, 2020
-
Foam No. 3《泡沫 - No. 3》, 2020
-
Foam No. 4《泡沫 - No. 4》, 2020
-
Icecrack《冰裂紋》, 2020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Rhythm《法自然系列 - 韻律》,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Vein (1)《法自然系列 - 紋理 (1)》,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Song Porcelain (2)《法自然系列 - 宋瓷 (2)》,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Serenade《法自然系列 - 小夜曲》,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Vein (2)《法自然系列 - 紋 (2)》,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Vein (3)《法自然系列 - 紋 (3)》,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Speckle (1)《法自然系列 - 斑點 (1)》,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Speckle (2)《法自然系列 - 斑點 (2)》,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Spring《法自然系列 - 春》,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Summer《法自然系列 - 夏》,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Autumn《法自然系列 - 秋》,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Winter《法自然系列 - 冬》,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Old Bricks《法自然系列 - 老磚》,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Bamboo《法自然系列 - 竹》, 2021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Fire《法自然系列 - 火》, 2022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Spray《法自然系列 - 浪花》, 2022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Rattan《法自然系列 - 藤》, 2022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Water《法自然系列 - 水》, 2022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Scar《法自然系列 -痕 》, 2022
-
Transfiguration Series - Mountain《法自然系列 - 山》, 2022
表现主义,拼贴和抽象表现时期 (1988 至1993年)
薛松的创作生涯始于1988年,早期的作品风格主要以表现主义和抽象为主,试图打破传统写实造型的束缚。 1990年薛松工作室火灾,他身处废墟现场,眼看满地灰烬,受此启发,逐渐确立他的艺术语言,运用图像拼贴和混合灰烬的颜料,逐渐形成了其固定的创作手法。这一时期的作品风格更富抽象性。
文化波普 (1994年始)
薛松敏锐地把握了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和大都市的兴起,在全球流行和新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引入了波普艺术的手法,通篇使用焚烧后的大量现成印刷品碎屑,并拼贴构成画面。这是他对拼贴手法的技术贡献,丰富和发展了波普艺术的语言形式。薛松所挪用的现成公共图像和文字涉猎范围广泛,视觉主题遍及当代社会生活中具重要作用,或引起广泛关注的对象和话题,呈现一种文化和人文性的波普艺术风格,深受好评。
新山水 (1997年始)
山水是中国艺术中永恒的题材,薛松以波普的视觉语⾔将其转变为一种外在的形式框架,在其中拼贴展示不同内容,诸如:西方艺术史、中国书法、都市风景、当代流行图像。外在山水的轮廓和内在多样的拼贴共同形成了一种既全球又地域的多元聚合,隐然折射了当今中国都市文化中的「全球地域化」(Glocalization),即全球化下的地域性和地域下的全球化,二者互相对立且共融。
中西对话 (2000年始)
中西融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且充满争议的主题。薛松以混合拼贴和蒙太奇手法,在「中西对话」系列中思考二者之关系。该系列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双重性:中、西文化思想的共同滋养,以及传统和当代、精英和大众的相互性等特质。
文字和书法 (2002年始)
「文字和书法」系列,既是薛松对早期文字拼贴作品的回望,也承接了他长期对中西文化交融问题的关切,是他近年作品回归抽象性的发端。抽象和书法相互参照、转化,最是令艺术家著迷。
大都市 (2005年始)
薛松的「大都市」系列作品,以城市景观的新旧更替,人们在剧烈变动中的欢乐和迷茫、梦想和失落为主题,观照20世纪末中国剧烈都市化进程的深刻影响,也呼应着上世纪20年代欧洲艺术家拼贴都市图像的手法。
法自然 (2019年始)
「法自然」可理解作薛松对早期作品的抽象和表现性之回归。生于砀山的薛松,童年时亲近自然,也受当地老庄哲学熏陶。在经历大都市繁华,走过波普及其所代表的消费主义后,「法自然」是艺术家「返璞归真」,融汇自然与波普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