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弌,1948年生於上海,六歲師從海上畫派晚期著名畫家王一亭之子王季眉學習水墨。十六歲時,跟隨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畢業生張充仁學習西方藝術,後者以現實主義水彩畫而聞名。雖然在「文化大革命」(1966-76年)中,李華弌因精熟筆墨、受過良好藝術教育留在上海做宣傳美工。

 

七十年代中,李華弌遍訪國內名勝古跡和文化遺址,其中就有安徽省的黃山。他還對古代佛教藝術產生興趣,並不顧漫長艱辛的旅程前往敦煌學習古代窟穴中的佛教繪畫數月。李華弌自學了早期中國畫歷史,並通過對甘肅敦煌石窟佛像的非正式研究,了解中國宗教畫。他曾前往北京參觀展覽,如在1978年,他首次欣賞到北宋山水畫和大型現代西方藝術展,使其大開眼界、印象深刻。

 

           
於敦煌(左)及黄山(右)

 

1982年,李華弌與妻子移居美國三藩市,入讀舊金山藝術學院攻讀美國戰後藝術,兩年後獲藝術碩士學位。李華弌在美國帕薩迪納亞太博物館舉辦了首個作品展,主要展出其敦煌風格的作品和「抽象表現主義」作品。尤其他的抽象風格作品深得著名中國畫學者邁克爾 · 蘇立文 (Michael Sullivan) 的稱讚。

 

      
於美國帕薩迪納亞太博物館(左)及展覽現場(右)

 

接下來的十年,李華弌不斷探索將早期中國藝術元素與抽象繪畫結合的可能性,並在中國畫的重要主題 — 山水,開拓新領域。他在90年代初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代表風格;這一風格以高山峻嶺為基調,代表了對北宋時期山水畫的推崇。一如文人畫家,李華弌一直追求的,是北宋畫中的氣度及優雅,是文人畫中的水墨精神,並且在當代與傳統、天地與人文之間建立獨特的連繫,於是,他歷年來不斷親身探訪中國名山大川,以領悟宇宙自然的氣韻。

 

過去十數年中,李華弌曾多次遊歷中國名勝,足跡遍及安徽黃山、江西廬山、福建武夷山、湖南張家界、陝西華山、等地。2015年,他花了一個月的長途旅行到安徽省四大名山; 走訪重慶武隆喀斯特的天生三橋; 並專程到四川、湖北、湖南以前無法進入的領域,包括壯觀的武陵源區 (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世界遺產)。

 

         

 

李華弌曾於各大藝術館舉行展覽,包括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中國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芬蘭赫爾辛基美術館、瑞典北歐水彩藝術博物館。

 

作品廣為重要美術館收藏,包括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美國克里夫蘭美術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藝術博物館、美國哈佛藝術博物館、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美國堪薩斯大學斯賓塞美術館、中國蘇州博物館、香港M+、香港藝術館。

 

         
1999年於古根漢美術館(左)及2004年於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