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
-
瞬念之恆 — 白明作品展
水墨艺博 2019 2019年10月4日 - 10月7日 2019年10月4日至10月7日,季丰轩画廊于水墨艺博2019 (展位L2) 呈献「瞬念之恒 – 白明作品展」,展出十七件陶瓷作品及十五幅水墨画。 白明是中国当代陶瓷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1965年生于中国江西省余干市,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他的作品承载对传统技艺的延续,并融入当代美学,重新塑造出当代陶瓷艺术。 展览现已移师到季丰轩画廊展出至11月8日。 近年来,白明在欧洲举办的个展均获得很大国际回响,如法国普罗旺斯萨拉贡美术馆(2018年)、葡萄牙里斯本艺术、建筑与科技博物馆(MAAT)(2017年)、法国赛努奇博物馆( 2014年)、法国 Château du Gué-Péan 城堡(2013年)、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2010年)等。 2019年11月,比利时 Keramis 陶瓷博物馆将为白明举行为期四个月的个展。 2020年4月,法国尼斯亚洲艺术博物馆亦将会举办白明大型作品展。 作品获大英博物馆、法国赛努奇博物馆、法国萨拉贡美术馆、葡萄牙里斯本艺术、建筑与科技博物馆、美国堪萨斯大学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收藏。 更多 -
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李华弌个人作品展》
2018年11月8日 - 11月11日 季丰轩画廊今年首度参展2018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展位E10),呈献中国当代水墨画大师李华弌个人作品展,展出全新金屏风作品、重屏装置作品及经典山水作品。 李华弌是一位游走古、今、东、西的艺术家。自幼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八十年代移居美国攻读西方艺术。他的艺术风格由北宋山水绘画启发,结合西方艺术理论训练,把当代意识注入中国文脉,以极致笔触建构宏大构图,描绘想像中的山水,并将文人画的永恒价值带到当代领域。 展览中两幅金屏风作品《逸意宁远》及《毅心毅骨》是今年全新创作。他选用金箔地日式屏风取代宣纸,以崭新形式呈现传统笔墨的力量。金的张力与水墨的安静形成一种平衡,墨色与金箔在灯光反射下互相衬托,作品整体面貌更显苍劲雄浑。 另一幅重屏装置作品《卧雪》呈现一种全新的大型山水画形式。在墙面上的大幅屏风前方挂一立轴,是为「重屏」。前置的挂轴提供了一个视觉焦点,挂轴的画面与后方屏风巧妙拼合,令二维的水墨画产生立体视觉效果。作品探索绘画的空间概念,亦反映艺术家对当代语境下传统绘画陈列与观赏方式的思考。 纸本设色水墨作品《月柏图》及两幅扇面作品,则是李华弌经典山水之作。画面中月下柏树充满难以压抑的耸动、攀依崖壁的苍松挺拔特立,既有工笔的优雅精微,又有写意的恢宏大气,气韵生动。 www.art021.org 更多 -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李华弌个人作品展》
2017年03月23日 - 03月25日 【亚洲视野】 展位 3D46 季丰轩画廊于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隆重呈献「李华弌个人作品展」,展位于「亚洲视野」(Insights) 3D46。 展览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美术史论与批评教授沉揆一策展,共展出李华弌三幅水墨金箔地日式屏风作品。为了呈现金屏风作品的视觉力量,特别邀请了著名建筑及室内设计师梁志天先生及团队设计展位空间,以及灯光设计师关永权先生进行灯光布局,将金屏风作品的微妙变化演绎出一种独特的观感。 沈揆一教授在策展文章写道: 「于当今芸芸中国艺术家中,李华弌别具一格。他的作品虽采用传统题材及物料,却洋溢强烈的现代情感、不同凡响的原创意念。..... . 李华弌的想象可说体现一种近乎浪漫的现代奇观,是自然世界中箇有的永恒之美。他的作品风格接近南宋绘画,构图及概念却反映当今时代的世界主义。......李华弌近期的山水画作,特别是以屏风形式的创作,更拼发出澎湃力量......这种在早期作品中的割裂现在更迈进另一层次:李华弌没有把山峰刻划为全然静寂,反而为其添上难以压抑的耸动。就像以虚拟现实冲击想像,或介入已给新视觉科技转化的世界中,李华弌近期作品中的悬崖、山峰、树木充满动感,创造出一种崭新幻像。......」 公众开放时间 2017年3月23日,星期四,下午1至8 时 2017年3月24日,星期五,下午1至9 时 2017年3月25日,星期六,上午11时至下午6时 地点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 网址 artbasel.com 更多 -
水墨艺博 2016
2016年12月16日 - 12月18日 季丰轩画廊于水墨艺博2016 (展位D2) 呈献李华弌、刘丹、朱楚珠及马德升的作品。他们植根中国水墨传统,各自以独特的面向寻求新出路,或抽象或写实,将山水这充满中国水墨传统烙印的题材,重新展现一种当代的魅力。 李华弌上溯李成、范宽、郭熙,以极致的笔触巨细靡遗描画规模宏大的构图。他的画超越传统山水,以他的全球性视野将文人画的永恒价值带到当代领域,演绎对天地宇宙的感通。 刘丹将物像从环境中抽离出来,放大和聚焦画中物的细节,从微观世界中转化出另一种山水。 朱楚珠独创的双泼画法,以中式的泼墨结合西式的泼彩,将笔墨的线条与水墨的渲染互相交融,塑造山水微妙的光影变化。 马德升的水墨作品弥漫着力量,黑白强烈对比令似是而非的半具象山水更显张力,呈现他对山岭的崇敬。 更多
-
诹访敦 《类比》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5年10月30日 - 11月2日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5 - 诹访敦最新作品 更多 -
艺术登陆新加坡 2015
2015年01月22日 - 01月25日 于艺术登陆新加坡2015,季丰轩展出四位艺术家: 李二男、孙烽彩、徐累、甘志强共十六件作品。他们都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植根东方文化,以不同的当代形式 ,包括视频和新媒体技术,表述独特的艺术视野。 更多 -
虚实之戏 — 从赵无极徐累
典亚艺博 2014年10月3日 - 10月5日 季丰轩在典亚艺博2014展出赵无极及徐累的作品。 抽象油画大师赵无极自1948年于巴黎创作油画,受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和法国浪漫抽象派启发,具体物象开始在画布上溶散烟消,剩下看似不规则的线条色块。看似不经意的挥发实是严谨的建构,看似虚微的油彩实是苦心的经营。摆脱了表象的限制,他自由地专注意象间的关系;表象隐退而意象登场,似虚还实。 徐累被称为「新文人画(工笔画)之创始者」。他以写实的方式画出种种意像,用最传统的宣纸与笔墨创造出极具现代意味的画面。在《气与骨》系列中,海平面分开上半的写意山水及下半的写实山石。存在与虚幻、心象重构与自然再现构成对照,画面的张力呈现出一种空幻感,根深蒂固于东方审美意识之中「空」的观念。 赵无极以他实实在在的油画技巧,将如捕风的虚空及意象以色彩线条捕捉在画面上;徐累看似写实的水墨画,其实盛载着微妙虚幻的诗意。这两位艺术家的虚实之戏,实在耐人寻味。 更多 -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3
2013年11月8日 - 11月11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