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wai Fung Hin
Skip to main content
  • Menu
  • 藝術家
  • 展覽
  • 季豐沙龍
  • 藝博會
  • 網上展廳
  • 出版
  • 最新消息
  • 商店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EN
  • 繁體
  • 简体
Menu
  • EN
  • 繁體
  • 简体

靈魂如風 ‧ 生命如雪 — 艾軒近作展: 香港中環雪廠街二十號地下 季豐軒畫廊

過往展覽 exhibition
2018年3月27日 - 4月28日
  • 介紹
  • 作品
  • 展覽現場
  • 報導
靈魂如風 ‧ 生命如雪 — 艾軒近作展, 香港中環雪廠街二十號地下 季豐軒畫廊
作品

季豐軒畫廊隆重呈獻中國畫家艾軒(生於1947年,中國浙江省)個人展覽《靈魂如風,生命如雪:艾軒近作展》。艾軒被視為「中國寫實畫派」的創始人及先驅,他對西藏人民的深厚情懷亦充分反映艾軒早年任人民解放軍畫家期間前往該區所留下的烙印。展覽將展出藝術家近年創作的跨越不同媒介之傑作,包括三件油畫近作、十七件水墨作品及八幅素描。 

 

艾軒是中國著名詩人之子,也是艾未未同父異母的兄弟。他在文化大革命的動蕩時期就於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的附屬中學學習繪畫。文革後他加入人民解放軍,並被委派繪畫紅軍及其他政治文宣作品,後來被派去四川,並在那時首次接觸西藏。 

 

在1984年,艾軒離開軍隊,加入北京美術學院,在1980年代鋪天蓋地的前衛浪潮之下,他仍然堅持寫實主義。在1987年,艾軒赴美一年,在奧克拉荷馬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結識美國寫實主義畫家Andrew Wyeth,並深受其風格影響啟發。他也參與了紐約Harkness House的「首屆中國油畫展」,並在Hefner Galleries舉辦首次個展。

 

艾軒於1970年代開始創作油畫,並從2008年起探索水墨新領域。有關水墨的探索可追溯至艾軒的文化根源,他一方面維持著嚴謹慎密的畫風,同時也藉此進行實驗創作。

 

在過去數十年來,西藏人一直都是艾軒作畫的題材,他擅長描畫西藏女孩明亮而哀傷的眼睛。艾軒亦多次重訪西藏,進行漫長且一絲不苟的藝術創作歷程。他會為了每一幅畫作前往西藏,拍攝照片,進行研究,蒐集構圖所需的資料,然後再回到北京的工作室作畫。

 

艾軒的作品廣為各主要博物館及藝術收藏家收藏,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北京中國國家美術館及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在2015年,艾軒獲比利時聯邦議會頒授「東方藝術騎士勳章」,表揚他在東西文化交流上的貢獻。同年,他亦獲歐洲議會頒贈「歐洲藝術之星」殊榮。

 

「……艾軒風格最大的特點是「借景抒懷」,他畫西藏高原景色和孤獨的人物,主要是抒發自己內心世界的感情,因此,他的作品與其說是西藏風情畫,毋寧說是他內心的獨白,那麼,在這一幅幅畫中,都有艾軒的影子。沉默無語和靜靜思考,無名的孤獨滲透在畫中人物的形象和畫面整個氣氛之中。……」


—   藝評家 邵大箴〈一顆上升的星 — 說油畫家艾軒〉,《炎黃藝術》,1992年

 


 

《靈魂如風 ‧ 生命如雪 — 艾軒近作展》

 

展期

2018年3月27日 至 4月28日

場地

香港中環雪廠街二十號地下 季豐軒畫廊

藝術家

  • 艾 軒

    艾 軒

分享
  • Facebook
  • Twitter
  • Pinterest
  • Tumblr
  • Email
返回

季豐軒畫廊

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 大館總部大樓地下 01-G04-G05

星期一至六  |  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  敬請預約

(852) 2580 0058

季豐沙龍

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 大館營房大樓地下 03-G07

星期一至六  |  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敬請預約)

(852) 2577 7709

 

 

 

Google 地圖
微信, opens in a new tab.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
訂閱電郵通訊
管理Cookies
版權所有 © 2022 Kwai Fung Hin
網頁支持 Artlogic

本網站會使用Cookies來改善服務品質,詳情請參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Manage cookies
接受

Cookie preferences

選擇下面列出的一種或多種Cookie類型,然後保存您的選擇。

Cookie options
Required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cannot be disabled.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the website by storing choices you make about how it should function.
Allow us to collect anonymous usage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Allow us to identify our visitors so that we can offer personalised, targeted marketing.
Save preferences
Close

訂閱我們的電子郵件

訂閱以電子郵件接收最新消息及即將舉行的展覽資訊。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