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本尋源:奧斯瓦爾多・維加斯作品展: 季豐軒畫廊

2023年12月16日 - 2024年1月31日

季豐軒欣然呈獻委內瑞拉藝術家奧斯瓦爾多・維加斯(Oswaldo Vigas, 1923–2014)亞洲首展「探本尋源」。展覽獲奧斯瓦爾多維加斯基金會(Oswaldo Vigas Foundation)支持,亦是基金會與季豐軒的首次合作。展覽彰顯維加斯的藝術成就,總覽其以獨特方式詮釋拉丁美洲現代主義的跨文化實踐。近年拉丁美洲現代藝術廣受矚目,畫廊於亞洲展開文化對話,拓寬全球現代藝術的論述。

 

維加斯是戰後拉丁美洲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在委內瑞拉和巴黎的前衛藝術界均佔具份量席位。1952至64年旅居巴黎期間,他與許多拉丁美洲和歐洲的前衛藝術家,如畢加索(Picasso)、林飛龍(Wifredo Lam)、雷捷(Fernand Léger)、恩斯特(Max Ernst)、瓦沙雷利(Victor Vasarely)和馬塔(Roberto Matta)等人聯繫密切,促進了跨洲份的文化交流。他是首位取材前哥倫布時期古代圖像以表達現代變遷的委內瑞拉藝術家。維加斯的名氣不限於母國,亦在歐洲、南美洲和北美洲被譽為藝術先鋒。

 

「探本尋源」以維加斯的詩作《歸來,從那夜》當中一句為標題,呈現維加斯的藝術創作歷程:從對前哥倫布時期和古非洲文化神話宇宙的體悟,到十二年的巴黎轉型時期,及至回歸委內瑞拉後,他完全掌控其藝術語言,無拘無束地在抽象與具像之間遊走,但始終紮根於他的拉丁美洲文化身份。展覽作品依照其藝術發展歷程,結合重要文獻,呈現藝術家如何在委內瑞拉以及全球的急速現代化當中追尋文化根源,彰顯他的堅定信念:藝術讓我們返回人性的源頭以求更新。

 

「我的作品並非嚴謹的抽象或具像。我始終致力成為慎微的奧斯瓦爾多維加斯。」—— 奧斯瓦爾多維加斯

 

回歸造物起源,回歸文化根源

 

維加斯自學繪畫,為戰後委內瑞拉現代化過程中最卓越的前衛藝術家之一。1948年,在參觀當地自然科學博物館時,他領會到前哥倫布文明的精要。遠古先祖的神秘世界與自然景觀啟發他生機勃勃的意象,以及生命共存、生命源自母性力量等循環不息的繪畫主題。一系列女性形象,成為他整個藝術生涯探索人類共性的注腳。這些形象命名Brujas(「女巫」),是介乎於人類、動物、昆蟲、植物和礦物之間的混合體,是維加斯口中「本不應分離的事物」。

 

於巴黎的十二年間,維加斯將現代主義的格局元素融合他的混血(mestizo)身份(mestizo為西班牙語,意為拉丁文化中土著傳統、歐洲殖民和非洲奴隸制度之間的文化混雜),反映他拉丁美洲的身份。在《灰色構圖》(1954年作)和《美洲印象》系列(1954-57年作)中,維加斯用古老圖像和來自自然的形相建構有機美感的幾何符號,超越同期流行的拘束及機械式重複風格。隨後於巴黎的作品中,富質感的色塊和筆觸展現了抽象表現主義和佛教禪宗的影響,如《豐饒之石(一)》(1960年作),創作於藝術家的兄弟逝世,並且委內瑞拉的政治氛圍緊張之時。豐饒土地上,黑紅色石塊似無休止地分解與再生,是藝術家對生命輪迴的冥思。

 

縱使維加斯在歐洲先後發展出截然不同的風格,但這乍看純粹抽象的作品仍保留著具像元素,並以歷史實義及當代性呈現不同世界的聚合。它們展現了人的精神根源,同時探索了平面上的線條及空間佈局,表達一種超越身體、文化和意識形態桎梏的歸屬感。

 

回歸故里,重返童年

 

維加斯在1964年返回委內瑞拉,也標誌著他作品中女性圖騰的回歸。周而復始,藝術家不斷創新,顛覆具像與抽象之間的界限。正如《阿斯莫德(二)》(1972年作),《思源》(1976年作)和《吉祥物伴遊》(2007年作),維加斯的混合體形象不斷演化,越發自由,邁向卓越。從環環相扣的幾何構圖,到充滿態勢的原始美感,再到充滿童真的風格,支離中散發著一種純真和幽默感,好像是用各種生靈的碎片組合而成,表達出我們的動物本能和現代文明之間的張力。他後期的作品載荷著藝術家所謂的「史前夢境」,那是普世間創作慾的源頭,更先於文明的誕生,扣連著人最純淨自然的狀態,跨越文化差異、社會標準和階級制度。

 

維加斯在每次轉變都以別樹一幟的美學連接古今,儘管其作品面貌多樣,卻始終深刻地呼應著以往的繪畫主題,植根於拉丁美洲傳統的存在主義論述。是次展覽述說了他堅信藝術的超越力量,並且不懼逆流而行,於被歷史遺忘之處追尋嶄新表達手法。

 


 

 

支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