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明: 百维交汇
意大利罗马国立现代及当代美术馆 |2024年4月24日至6月30日 意大利罗马国立现代及当代美术馆 于2024年4月24日至6月30日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家白明 重要个展「百维交汇」 。是次展览由季丰艺术文教支持,为白明三十年艺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连结传统与当代、表达与技巧、美学与生活。 白明巧妙融合出色技巧与自由表达,其艺术生涯无疑挑战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彰显了艺术对生命的无穷启发。 展览详情 白明:百维交汇 2024年4月24日至6月30日 罗马国立现代及当代美术馆 展览汇集逾80件跨媒材作品,包括陶瓷、装置、水墨和漆画,全面探索这位跨媒材艺术家的创作,其创作材料植根中国文化底蕴,透过艺术家超卓技艺转化为崭新表达。 比例、透视、光线与空间相互交融,传统与现代会合,赋予白明作品新意,突显传统文化的创新可能。 策展人、昂蒂布毕卡索博物馆馆长珍‧路易斯‧安德拉尔 ,赞誉白明作品:「白明为当代艺术家,作品超越时代,继承古老艺术史,并以对时代的敏锐及出色的跨媒介技艺重新诠释传统。 季丰艺术文教作为致力于支持艺术发展,激发创新与传统对话的非牟利机构,不仅支持白明的艺术理念,也与博物馆共享突破界限、连结古今的愿景。 更多 -
季丰轩就任艺术家奥斯瓦尔多·维加斯之亚洲代理
2023年3月17日 季丰轩画廊欣然宣布与奥斯瓦尔多·维加斯基金会合作,就任拉丁美洲前卫艺术家奥斯瓦尔多·维加斯 (生于委内瑞拉华伦西亚,1923年 - 卒于委内瑞拉加拉加斯,2014年)作品之亚洲独家代理。季丰轩将会在2023年3月举行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展出维加斯的重要作品。维加斯致力建构其祖国委内瑞拉的文化景观,并于1952年至1964年间在巴黎艺坛占具份量的一席位。 关于艺术家 维加斯的创作灵感来自生命的源流、拉丁美洲的景观、历史与神话,其创作扎根于建构主义、不定型艺术及新具象绘画等多种风格,均以别树一格的手法呈现。维加斯从探索自身的混血身份(Mestizo,指欧洲人与美洲原住民混血而成的拉丁民族)出发,坚守自己的信念,造出有血有肉的艺术画面。他是首位委内瑞拉艺术家大胆取材当地已被遗忘的前哥伦布时期源自非洲的文化遗产,将之融入欧洲及美国现代主义。 维加斯的创作涵盖绘画、雕塑、版画、陶瓷及壁毯。他曾举办超过百场个展,作品被许多机构及私人收藏。 艺术风格 早年探索(1942年至1952年) 从非常早年开始,维加斯已经深被拉丁美洲的文化根源吸引。作为一个年轻艺术家,他周游各地,去搜寻反映着自己祖国最真实、最原始的面貌的不同烙印。他的笔记本载满图像:岩画、前哥伦布时期的饰物,以及瓜希拉文化的面绘 (facial painting),这番探索为他奠定创作方向,强化作品的主题贯连,以打造他非常有个性的标志性画面。前哥伦布时期的文物尤其激发他去固立自己的象征语言,以笔下人物和图像倾诉。 几何与建构主义时期(1953年至1958年) 1953年至1958年是他的巴黎时期的第一阶段,维加斯开始融汇他打造自身视觉语言所需元素,他将建构主义和几何图形并入美洲和前哥伦布文物图像,同时保留着抽象风格的自然如意。随着他开始创作更多线性结构作品,一种创新的形相汇合,如花盛放,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加拉加斯大学城的几幅巨型壁画正是代表作。 不定型艺术与书法时期(1959年至1964年) 在五、六十年代之交,维加斯摆脱对抽象手法的依赖,专注于来自感情的动力、所用物料的本质,以及绘画本身的历程。画面上的质感、所载形相的动态和姿势让维加斯领会到一些被称为动能抽象主义的力量:主要是原始性、精神性和形而上的特质。虽则经常超出具象手法,维加斯并无完全与物相决裂,依然经常仿拟动物及野兽,当时不定型艺术和表现主义的思路已经主导着他的想像力,规划了他未来十年的创作路向。 回归故里 — 新具象时期(1965年至2014年) 在巴黎生活工作十二年后,维加斯于1964年回到委内瑞拉。拜别丰富多姿的巴黎岁月,他的归国标志着艺评家所称的维加斯「新具象时期」的来临,随之兽状女体和其他图腾盘踞其画面。... 更多 -
季丰轩宣布代理艺术家薛松
2023年2月15日 季丰轩画廊欣然宣布全球独家代理中国艺术家薛松 。艺术家以烧蚀现成图像及文本,并用其碎片及灰烬创作拼贴作品的独特手法闻名,被誉为中国「波普艺术」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2022年九至十一月,他于季丰轩画廊举办个展「非常道 — 薛松近作展」。其作品于早前的首届新加坡艺博会(Art SG)季丰轩展位展出,亦将亮相于三月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画廊展位。 关于艺术家 薛松于1965年出生于中国安徽,1988年在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他被誉为中国波普艺术(Pop Art)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也是「新海派」艺术家代表人物。 薛松的成长阶段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剧变时代,社会急速现代化,经济转型,物质主义兴起,挑战传统美学的现代艺术运动如火如荼。身处纷繁的上海,薛松具有六十年代出生一代的文化特征: 对历史深刻反思、强烈时代感知、个人艺术追求,透过创作观照社会,建立独特面貌,与同代艺术家一起推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薛松最初的艺术实验始于1980年代。当时中国正值改革开放,现代艺术运动如火如荼,波普艺术等挑战传统美学的思想启发了不少中国艺术家。受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2008)的早期拼贴作品影响,他在毕业那年开始尝试拼贴画,早期作品主要呈现抽象和表现主义。 直至2022年,回溯三十多年的艺术历程,薛松的创作可分为六大主题:「文化波普」、「新山水」、「中西对话」、「文字与书法」、「大都市」及「法自然」系列。 艺术风格 1991年在画室的一场火灾意外成为了他创作生涯转变的契机。从此,「燃烧」和「拼贴」成为薛松独一无二的艺术手法。薛松的作品,是以火焰和灰烬为媒介,通过拼贴手段,把形形色色的印刷品残片组合成全新的形象世界,并广泛涉猎社会、政治、传统、人文、时尚、审美等不同议题。微观与宏观的矛盾,造型与内容的冲突,在他的画面上不断地制造出疏离和变异的戏剧化效果。 他的绘画,是对绘画本体的解构和再造。经过解构与重新建构,各种图像在互为呼应或冲突之中被赋予全新的意义,借此反映艺术家对东方与西方、历史记忆与当下现实、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全球化与个体等各种议题的思考及隐喻。 近年来,薛松以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及个人经历为灵感,创作了最新「法自然」系列拼贴作品,呈现艺术家于创作的突破,从图像叙事转变到抽象形式。 「季丰轩画廊分别于2008,2014及2022年与艺术家薛松合作举办三次个展,季丰艺术出版社亦于2011年出版了艺术家专论书。于近十五年的合作中,我们一路见证了艺术家的发展与成长,并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与情谊」 季丰轩画廊创办人及总监季玉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