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蒂奧 ‧ 培利思 1969
瑪蒂奧 · 培利思於1969年於米蘭出生。他早年已透過用赤陶製作的人物及動物作品顯露了他描繪和雕塑的天份。在卡拉里接受教育後,他回到米蘭上大學,並於1995年取得現代文學學位。培利思爲少數巧妙地將意大利經典傳統與當代多元文化概念結合的藝術家之一。
他奪目的人像雕塑,穿牆破壁,猶如經時光隧道遊走於前生、今世及來生之間,又或如跨越塵世不同境遇,以深刻及清晰的肌肉及骨骼架構使觀者著迷。刻自銅料,這些雕像傳達著一份強烈的異域感情。
在《守護者》系列裏,培利思以一隊由銅及陶土武士組成的沉默的軍隊宣示他對生命的祝福。源自各地域的特色顯示於塑像的面部表情、裝扮及武器,每一部份都不同,但仍爲一股掌中力量連結起來。以銅造成,這些凜然的塑像屹立,帶著一份象徵和平及守護的凝重與專注。
過往評論選錄
瑪蒂奧 · 培利思獨闢蹊徑的勇氣讓我吃驚。他喜歡逆流而行,不僅在藝術家創作的層面上,而是他無邊無際的想像力所呈現表明的一切。……
基諾 · 迪 · 麥吉歐 (GINO DI MAGGIO)
生於1940年,Mudima 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
……瑪蒂奧 · 培利思是絕對嚴謹的雕塑家。他回溯藝術史上從羅丹到梅德爾多 · 羅索及阿圖羅 · 馬提尼這些偉大雕塑家的道路……這種語言的互涉,都在雕塑作品的正統性及其標題揭示出來,混合構成了一種創新的、富有遠見的雕塑概念。他的雕塑承載著前人的古典造型傳統,而不會過分雕琢,造型甚具當代性,而且鋪展出能夠不斷發展的方向。……
加布瑞拉 · 貝利 (GABRIELLA BELLI)
生於1952年,意大利藝術史學家及策展人、威尼斯市立博物館基金會總監
……瑪蒂奧 · 培利思分身於遙不可合的對立之間,而他從不試圖將它們融和。……他喜歡並排地呈現同一事物的兩面:現實主義與幻想、精細具體與恣意隨性、優雅與浮誇。……
……他創造了一些身軀正從石塊及牆壁掙脫出來的人物,猶如米開朗基羅未完成的作品,造型完整無暇。比例準確的肢體、精雕細琢的肌肉、因歷盡艱辛而七情盡上的面孔,整體展示了人極盡善美時應有的樣貌:因一份能打敗原始阻力的意志而鶴立。……
馬維沙奧 · 沙艾卡農加 (MAURIZIO SCIACCALUGA)
1963-2007,意大利當代藝術最重要的評論家之一,為意大利最有影響力的藝術雜誌撰寫藝評,包括 Arte, Flash Art, Flash Art International, Tema Celeste.
具有特殊效果的回憶、強大的存在感、親密感、象徵性及超越性,這些甚具爆發力的元素在瑪蒂奧 · 培利思的雕塑活現。……
……培利思與古斯塔夫 · 馬勒 (Gustav Mahler) 的想法同出一轍:「傳統不是對灰燼的膜拜,而是薪火的相傳。」培利思以此理念創作,不但承襲雕塑傳統主要精髓及其象徵力量,更將當代精神及生命力融入其中。……
……在《迷牆》系列清晰描繪現今人類處境的焦慮與掙扎,或許可以通過《守護者》系列堅定沉穩的力量,以及《甲蟲》系列所帶來的愉悅記憶得以安撫及淨化,這正是培利思作品傳遞的訊息。
加比爾 · 西蒙基尼 (GABRIELE SIMONGINI)
生於1963年,意大利藝術史學家及藝術評論家、羅馬美術學院教授
……他的正統性及語意互涉是對傳統及創新的一種精湛拼貼,使他的雕塑既是具象但也絕對當代……培利思不但掌握精湛造藝,更孜孜試驗各種物料及技巧,藉以創造超越工藝的獨特美學語言。……
……雕塑呈現的寬廣胸膛、扭曲四肢及重要的頭像,塑造出一個西西弗斯神話的現代化身,為生命的荒謬作比喻。雕塑緊貼的牆壁恰如一個開端及終點,亦如一個必須克服的障礙,甚或一個存在的原因。
盧卡 · 比阿特雷斯 (LUCA BEATRICE)
生於1961年,意大利藝術評論家及策展人,都靈美術學院當代藝術史講師
-
銘 — 瑪蒂奧 · 培利思個展
季豐軒畫廊 2024年8月29日 - 11月2日季豐軒畫廊欣然呈獻「銘 — 瑪蒂奧 · 培利思個展」,展出意大利雕塑家瑪蒂奧 · 培利思四十多件作品,包括他的著名系列:「迷牆」、「守護者」、「甲蟲」和近作「大地之母」及「破碎」,鳥瞰培利思二十年間的藝術蛻變。 當代雕塑家瑪蒂奧 · 培利思生於1969年,近十年於歐洲開始廣受歡迎。這位自學而成的藝術家於米蘭大學取得現代文學學位,自2001年起獻身雕塑創作,至今在意大利和海外舉辦了三十多次個展。 瑪蒂奧 · 培利思的具像雕塑融合古典寫實主義、當代情感和革新概念,他不斷探索當代雕塑創作的新疆界,以青銅、大理石等經典材料結合現代元素,人體比例精準,栩栩如生,既表達豐沛情感,又連通普世價值。培利思的作品滿注真情,銘刻著來自藝術家雙手的生命印記,深刻捕捉了我們共通經驗中的心理境況,引領觀眾面對自身的慾望、喜悅和信念。 「迷牆」:自由鬥士 「迷牆」 雕塑一直試圖擺脫牆壁的囚牢, 克服眼前現實,卻總是孤身一人。 — 瑪蒂奧 · 培利思 在培利思的「迷牆」系列裡,人面和四肢封埋於沉默無情的牆壁內,刀刻的皺紋包圍著緊閉的眼睛,在細訴壓藏在靈魂底層的困苦,每條繃緊的肌肉顯示出一份與生俱來、毫不妥協的抵抗決心去爭取自由。二十多年來,這個系列發掘出我們與身陷困局不斷鬥爭的無數場景。 與枷鎖對抗的人物都有典型的英雄面相,氣宇軒昂而俊美不凡。這場永不完結的戰爭中稍縱即逝的時刻都銘錄在虛實之間的微妙界限上。這些人體承繼自米開朗基羅以來的雕塑傳統,既如解剖學般精確,亦飽含血肉與動感。青銅上多重鏽蝕滿布,肌理分明,抹刀與指掌的印記赫然可見,是堅毅與爭取自由的深刻象徵。 將於展覽初亮相的新作,是培利思「迷牆」系列的轉折突破。 《交託》靈感來自一個兒時的遊戲:一人向後倒,依賴背後的人會接著他。藝術家筆下人形首次脫離牆壁桎梏,在虛空中將落未落,憑信念把自身交予命運與未知之數。...更多 -
三十而立
季豐軒畫廊成立30週年展覽 2021年6月14日 - 8月31日 -
七重天 — 瑪蒂奧 ‧ 培利思作品
香港中環雪廠街二十號地下 季豐軒畫廊 2019年9月4日 - 10月3日
-
ART SG 新加坡藝博會 2025 丨 展位 BD07
2025年1月16日 - 1月19日季豐軒畫廊連續三年參展 ART SG 新加坡藝博會,匯聚精心挑選的藝術佳作。本次畫廊展位將會呈獻備受市場矚目的法籍華裔女性藝術家謝景蘭 ,亞洲當代藝術家李華弌 、薛松 及白明 作品。畫廊同時展現多元的雕塑作品,創作來自意大利雕塑家瑪蒂奧 · 培利思 ,工作及生活在巴黎的中國雕塑家郭成東 。 展 期 貴賓預展 1月16日 下午2時至下午5時 開幕之夜 1月16日 下午5時至晚上9時 公眾參觀 1月17日 下午12時至下午7時 1月18日 上午11時至下午7時...更多 -
東京現代展會 2024 | 展位 C01
2024年7月4日 - 7月7日季豐軒畫廊榮幸宣佈首次參展東京現代藝博會,帶來一系列題材豐富的精選佳作,來自知名藝術家李華弌、謝景蘭、白明、薛松、張弓、丹尼 · 拿傑(Denis Laget)、瑪蒂奧 · 培利思(Matteo Pugliese)、奧斯瓦爾多 · 維加斯(Oswaldo Vigas)、齊亞德 · 達盧勒(Ziad Dalloul)、喬納斯 · 伍德(Jonas Wood), 展現藝術家對於東西文化精髓的傳承與重塑之探索,呈獻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展 期 貴賓預展 7月4日 下午2時至5時 開幕之夜 7月4日 下午5時至晚上8時...更多
A portrait of a studio from Matteo R Pugliese on Vimeo.